养孓一只猪
![]()
的高铁困局:196万人的期盼与“何不食肉糜”的傲慢
在江苏苏北,沭阳县是一个耀眼的存在——196万常住人口、1560亿元GDP、苏北县域经济之首。然而这座经济强县的交通现状却令人愕然:全县无高铁,居民若想搭乘高铁,必须耗费1-2小时车程辗转至宿迁或淮安的高铁站,前往南京更是需多次换乘、全程消耗3-4小时。当有人轻描淡写地说“沭阳不需要高铁”时,其心态折射出对区域公平与发展规律的漠视。
面对困境,沭阳展现了令人敬佩的务实精神。2021年,它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县级城市“高铁便民车”,以公交化运营模式直达宿迁、淮安高铁站落客平台,票价仅20-24元,实现与高铁时刻表无缝衔接。这项全国首创的举措,本质是民生智慧对制度滞后的补救。然而再完善的接驳系统,终究是曲线救国。当乘客仍需拖着行李辗转一两个小时才能抵达高铁站时,“便民车”的光环下,掩盖的仍是196万人口大县被排除在高铁时代核心路网之外的苦涩。
新淮高铁(新沂-淮安)被视为沭阳“破局”的关键,设计时速350公里,规划设沭阳西站。然而这条民生线却因“与既有徐盐高铁平行”,被国家关于“高铁利用率不足80%不得新建平行线”的政策所阻。耐人寻味的是,宿迁市近期突然积极推动该线路,2025年8月更投入百万启动客运量招标——表面是技术性评估,实则为绕过政策限制的“数据突围”。那些声称“沭阳不需要高铁”的论调,恰是忽视这种行政博弈复杂性的片面判断。
反对者的心态无非三种:其一,“唯枢纽论”的功利视角,认为县域只需依附中心城市;其二,对民生痛感的钝感,无视沭阳人跨城赶车的艰辛;其三,对区域协同的短视,忽略新淮高铁将串联宁淮,为常州北上山东、淮安强化枢纽提供新通道的系统价值。
高铁便民车的创新值得掌声,但沭阳要的不是接驳方案的精致化,而是一张真正属于自己的高铁票。当宿迁为高铁招标“动真格”,当省人大代表疾呼“沭阳需要高铁”,那些轻飘飘的“不需要论”,在196万人的出行尊严与区域发展权面前,显得如此苍白而傲慢。